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健身操比赛于7月27日精彩举行。来自包头、呼伦贝尔等9个盟市代表队,通过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的双重较量,展开一场民族文化与体育精神的激情交融。经过两轮激烈比拼,最终赤峰市代表队斩获第一名。
民族健身操作为一项创新性体育项目,巧妙融合了民族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与现代健身操的科学训练方法,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全民健身的有机结合。民族健身操不仅具备健美操的一般特性,在服装、动作编排、音乐选配等方面更是充分彰显出浓郁的民族特色。2015年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,首次将民族健身操列为竞赛项目。
展开剩余57%如今,民族健身操已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社区广场、校园操场、乡村文化站等场所随处可见。无论是老年人结伴练习强身健体,还是年轻人组队编排展现活力,或是学校将其纳入课间操,都让这一融合了健身与文化的运动形式,真正走进了大众生活,让民族文化在跃动的节奏中代代相传。当民族健身操从竞技场走向日常生活,它不再只是一场比赛、一套动作,而是一条让传统文化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的健康之路。
文字来源: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(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)、文化宣传处
图片拍摄:宋澎涛、白玲迪
初审:白玲迪
复审:阿拉坦巴根那、刘智博
终审:李志友
编辑制作:内蒙古自治区地方语言文字研究应用中心(内蒙古民族团结杂志社)
发布于:北京市51配资-配资股票网-股市杠杆操作-十大股票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